霞浦这社区“有事来楼栋”基层治理新实践→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5-04-28 22:37:35.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走进霞浦县松城街道彩虹社区,楼栋架空层内笑声不断:2号楼电梯内的可擦写议事板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建设电动车充电桩等居民建议;1号楼的“共享工具墙”前,租户小李借用电钻后,顺手在“邻里帮帮团”轮值表上签下名字……这一幕幕鲜活场景,正是社区党总支深化“有事来楼栋”治理品牌的生动注脚‌。

“根系工程”让组织力穿透楼栋末梢‌

社区党总支创新建立“三级邻长+星级楼长”机制,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个单元。通过楼长亮身份,10名党员、热心居民担任楼栋长,履行“三上门”职责(新住户走访、矛盾调解、诉求反馈),每栋楼设置政策宣传、应急响应、邻里联络3类服务岗,5-10户组成“邻里帮帮团”,开展“今天到我家”轮值服务‌;开发“楼栋彩虹码”数字门牌,居民拨通上面号码即可提交诉求、参与议事,实现80%问题楼栋内闭环解决‌。

社区党总支书记卓国辉介绍,通过“楼长吹哨—邻长报到—楼长响应”机制,2024年累计解决楼道照明、停车难等民生问题13件,租户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

“楼栋结亲”激活城郊社区融合基因‌

针对城郊社区“半城半乡”特点,彩虹社区打出情感联结组合拳。实施“一栋一文化”品牌,打造非遗楼、畲歌楼等特色楼栋,兰石淋、雷远华两位非遗传承人兼住户,更是以“畲歌楼”为载体成立畲歌协会‌,雷远华创新“阿噜调”畲歌表演形式,给社区其他楼栋住户、附近小学学生教授畲歌文字。

社区还利用小区内的1444平方米文物展厅,陈列60余件畲族农耕及生活用具展品,打造“楼栋文化博览角”,通过实物展陈、互动体验增强居民对畲族历史与习俗的认知,推动城乡文化互鉴‌。

“邻信用分”构建共建共享新生态

社区创新推出积分激励机制,让治理成果可感可及。通过参与楼栋巡逻、矛盾调解可累积“邻信用分”,外来租户凭积分兑换米面粮油、暑托班服务等‌;每月公示楼栋环境卫生、议事参与度等6项指标,五星楼栋全体住户拥有额外积分奖励。同时,社区积极开源,今年谋划“共富工坊”造血,计划盘活“山河一品”847平方米办公楼打造“彩虹楼”、利用闲置地块设置“集装箱市集”,预计带动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60万元‌。

“从‘站着看’到‘抢着干’,楼栋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馨园小区租户代表刘先生表示,2024年他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累计兑换了价值1500元的社区福利‌。

彩虹社区以楼栋为支点,撬动城郊社区治理“杠杆效应”的实践,正是松城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缩影。在这里,“陌邻”变“睦邻”的温情故事每日上演,印证着“把支部建在楼栋上、让服务沉到家门口”的治理智慧,为城乡融合型社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松城样本”‌。‌‌

来 源:松城街道机关综合办公室

编 辑:张烙莹

责 编:李昊锴

审 核:郑小倩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