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巴东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向利 通讯员 田黎明 张莉莉 邓传铎)
深秋,革命老区湖北省巴东县绿葱坡镇已寒气逼人,向虹锦与家人围炉而坐。炉上暖壶呲呲作响,橘红的火光映着几张笑脸,家常絮语伴着柴火的噼啪声,将寒秋烘得暖意融融。
很难想象,这位面容稍显憔悴却眉眼弯弯的年轻母亲,曾是武汉大学校园里捧着论文匆匆穿行的研究生。如今褪去青涩,她陪着爱人,带着满腹学识扎根故土,用三年光阴在青山绿水间,书写出一卷比围炉暖意更炽热的创业传奇。
1988年出生于湖北来凤的土家族姑娘向虹锦,自幼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201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武汉大学毕业,先后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从事农业技术管理工作,这段职场历练让她积累了丰富的农业全产业链经验。
2018年,向虹锦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巴东县小伙杨凤结为连理,两人在并肩奋斗中萌生了共同创业的梦想。
凭借在农业技术管理和产品销售领域的深耕经验,以及科研院校专家的技术指导,让这对年轻夫妻拥有了扎实的创业基础。2022年,当多数同龄人还在职场打拼时,他们已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在绿葱坡镇创立风清杨种养殖农场。
"我骨子里就是个爱折腾的人,总想着用创业的风浪来磨炼自己。"谈及创业初衷,向虹锦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
2022年5月,夫妻俩首期聚焦羊肚菌种植。针对冬季农田闲置痛点,创新打造“冬夏轮作”模式,即冬季培育菌种,春季采收后接力种植南瓜、贝贝瓜等特色果蔬,实现土地全年高效利用。
依托武汉大学校友资源,向虹锦引入科研团队,在羊肚菌种植基地建成标准化大棚,首年实现羊肚菌鲜品年产2万斤。
创业初期,向虹锦化身“凌晨采菇人”,每日驱车往返巴东县城与野三关镇,逐户建立菜市场客户档案。凭借武汉大学新闻传播专业锤炼的沟通技巧,她以“品质+服务”双轮驱动,逐步赢得客户的信任,同时打开了武汉、北京、广东等核心市场。
“在社交与沟通中,我们确实会遇到性别的隐性约束,但真诚永远是打破隔阂的武器。”谈及创业路上的挑战,向虹锦目光坚定:“我们用产品品质和服务去化解偏见,让每个客户都感受到我们的专业与诚意”。
面对客户的挑剔、资金的紧张、招工的困境等重重考验,向虹锦都能坦然面对,“不要将它们视为绊脚石,而要当作成长的磨刀石。当你全情投入去享受这个过程,你会发现,每一次困境都在重塑一个更强大的自己。”这种将挑战转化为养分的智慧,正是这位武汉大学硕士在深山创业中淬炼出的生存哲学。
有了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支撑,2024年,向虹锦的农场接连斩获巴东县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用实力书写高知返乡创业新篇章。
事业渐入佳境之际,向虹锦迎来了人生新的考验。长期超负荷的运转与产后调养不足,让向来以坚韧著称的向虹锦病倒了。腰部剧痛使她无法久站,每当家人心疼地劝她歇息时,她总是以一抹温暖而坚定的微笑回应:“我们女性,骨子里就藏着坚韧的力量,这是我们独有的优势。”这份从容与自信,正是新时代女性在困境中绽放光芒的生动写照。
“我们有共同的理想,所以才一起返乡创业,我愿意做她最得力的助手,夫妻两个人共同努力,把我们的产业发展得更好,也让家乡变得更美好。”谈及未来,丈夫杨凤心疼地看着妻子,目光深邃而坚毅。
(湖北省巴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