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谭淑娟 邓传铎)
“现在来游泳馆没有强制刷脸了,通过前台人工核验身份就能进,再也不用担心个人隐私泄露了。”近日,湖北省巴东县某游泳馆一位刚完成身份核验的消费者向前来回访的检察官说。
今年以来,巴东县人民检察院依托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人脸信息安全保护加码,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深度融入公共服务、商业消费等社会各领域,在为大众带来便捷的同时,潜藏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也日益凸显。今年5月,巴东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辖区内部分商超、景区、游泳馆等场所存在人脸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管理不规范问题:既未明确告知消费者人脸信息的收集目的、处理方式和使用范围,也未在服务终止或信息失效后及时删除个人敏感信息数据,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面临泄露隐患。
“身份证信息、人脸信息均属高度敏感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可能引发严重人身财产损失。在大数据时代,坚持‘最小必要’原则处理个人信息,是守护公民权益的重要底线。”巴东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检察官说。
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该院于5月12日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明确要求其强化个人信息安全监管,对相关场所人脸信息识别管理不规范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改,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相关行政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行动,对相关场所开展消费者信息保护工作专项检查,重点核查人脸信息处理规则公示情况及过期信息处置流程;同步向辖区所有经营单位印发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提示函,全面强化行业规范指引。
截至目前,相关场所均已整改完成,共计33万余条过期个人敏感信息数据被彻底清除。
(湖北省巴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