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迅员 杨子漩 李泉灵 张思楚 邓传铎)
李友军, 1972年出生于芭蕉楠木园红茶园。在2岁零5个月时,一场意外的火灾使他的双手致残。虽然失去了灵活的手指,但面对残酷的命运挑战,他没有沮丧和沉沦,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执着与追求,而是握紧了生命的“拳头”。2021年4月,李友军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40余年来,李友军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做斗争,学会用“拳头”写字、做饭、喂猪、摘茶、剪茶、弄柴、做泥瓦工、做搬运工,更学会用乐观的态度去笑对人生,乡亲们都亲切的称他“拳头哥”。
人们常说:“当上帝关闭了一扇门的时候,便会为其打开另一扇窗”。2000年,李友军遇见一位古道热肠、善良机敏的姑娘并与她组建自己的小家,姑娘天生残疾却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雨后甘露般滋润人心,这使得这个家庭更能直面生活的挫折,他们坚信,贫穷只是暂时的,精神上仍然富足。在2002、2004年,他们相续迎来了爱情的结晶,一家4口,其乐融融。
生活对李友军一家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事,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从周边的泥瓦工、小工做起,帮人挑砖补贴家用,工资微薄但任劳任怨,勤奋上进的工作态度使李友军从最开始的15元一天做到90、100元一天。与此同时,家里的活计也一直由李友军操持,从喂猪到摘茶,一样也未曾落下。
而随着两个孩子相继上学读书,家里开支越来越大,与之相应的,供养家用的担子也愈发重了起来,此时仅靠打短工、零工已经无法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于是李友军决定应聘村内的一个塑料加工厂,想要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但求职之路却十分坎坷,第一次应聘时,老板对他残缺的双手有所顾虑,而拒绝聘用。李友军内心倍受打击,但表示接受和理解老板的决定。而第二天,李友军的身影却依旧出现在塑料厂里,他再次提出应聘并表示自己可以胜任工厂的日常工作,老板被他的执着以及诚恳的态度所打动,决定先让他在工厂试用一周,如果能够胜任工作便可以留在厂里做活。

李友军劳动现场一角(杨子漩 李泉灵摄)
在为期一周的试用期内,李友军不论上下车、搬运、还是收发货、入库等工作都能正常完成,于是顺利成为塑料厂的一名工人。后来,由于李友军工作勤奋卖力、老实肯干,工资也渐渐从原来1000元,涨到2000元,再到现在的2500元,解决孩子们上学急需用钱的燃眉之急。
除此之外,李友军家里有茶叶2亩,为了增加收入,他常利用午休间隙和工厂下班后的时间去田里摘茶。虽然李友军对维持家庭正常生活的困难只字未提,但村里考虑到李友军家庭的特殊情况,于2014年将李友军一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为一家4口人申请低保政策。
几年来,李友军一家盖起两层小洋楼,两个小孩上学也有了保障,他和妻子也享受到相关的残疾补贴,一家人于2017年脱贫。
现在李友军还在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着,当他知道自己获得“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时,他说:“这份荣誉太重了,还是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人可以过上现在这样好日子。”面对怀中的荣誉证书,他还笑着说到:“等两个孩子读完书,也要靠自己的本事去报答国家给我们一家的帮助。”
(湖北省恩施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