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西老革命根据地湖北省巴东县红色革命文化故事:(75):朱玉庭:峡江烽火中的革命足迹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5-09-16 15:22:07.0  推荐人:邓传铎  推荐老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来源:今日老区

本网讯(通讯员 巴图轩 邓传铎)

长江三峡的险滩激浪,见证了无数英雄的壮歌。在湖北省巴东县这片被赤色热血浸润的土地上,曾站着这样一群人—— 他们以热血撕破阴霾,拿笔杆直刺黑暗,握长枪勇抗不公。

他们用生命写就的信仰史诗,早已成为巴东人民心中永远滚烫记忆。而今站在新征程上,这些穿越时空的故事,依然在激励着每一位巴东子弟勇敢奔赴前路。

朱玉庭(1908-1997),又名朱井四,出生于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石门台村。

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指挥员。1931年1月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玉庭,出生贫寒之家,父辈靠种租田维持生计,其家由于交不起租,曾被地主端走了锅,赶走了年猪。这使朱玉庭从小就在心底埋下了对剥削阶级仇恨的种子。

1930年10月,贺龙元帅率领的红军到达了离朱家十多里的长阳枝柘坪。朱玉庭在红军宣传影响下,明白了什么是剥削和压迫,穷人为什么穷以及为什么要打土豪劣绅的革命道理。他便加入了石门台乡苏维埃政府,积极参加打土豪、斗地主、济贫穷的农民运动。

红军时期,朱玉庭历任红三军七师二十一团警卫营班长、红三军军部警卫员、五团排长、七师便衣队班长、红二方面军七十四师侦察连连长、四师十二团一营连长、十二团参谋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一二0师教导团排长、三五八旅七一四团营长、河北省光阳县津南自卫军营长、一二0师教导营队长、独立旅二团副营长、三五八旅七一五团营长、副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一二0师独立旅十四团副团长、山西吕梁军区降州分区参谋长、晋绥军区三分区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驻山西临汾县进军西南第三梯队司令员、四川省温江分区司令员、川西公安总队总队长、成都军区动员处长兼四川省兵役局局长、成都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

1959年9月朱玉庭被国防部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4月授予少将军衔。

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2年9月经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批准享受副兵团职待遇。

朱玉庭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历经艰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辗转当阳、均县、房县、上下畔湖、应城、滋崖堂、湖南龙山,参加了第三次、第五次反“围剿”,经历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特别是在抢夺金沙江渡口的战斗中,率领侦察连先前到达渡口,经苦战,消灭了守敌,为全军顺利渡江铺平了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河间、汽会反“扫荡”,以及保卫延安“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解放晋南、晋中、临汾、西安、成都和大西南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他在四川省温江军分区任司令员期间,指挥部队一举粉碎了敌人对崇庆、大邑等十多个县的包围,平息了国民党匪发动的“二·五叛变”,维持了大西南的稳定局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保持发扬了革命军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积极投入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朱玉庭政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表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政治品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朱玉庭积极支持现代化建设,拥护改革开放。在多种疾病缠身的生命最后关头,他仍关心党和国家、军队的大事。生活中,他清正廉洁,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他对自己及家属子女要求严格,不计个人得失。其品格作风深受干部、战士的敬仰。

(湖北省巴东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