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长春镇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3-06-22 22:54:47.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张金霖

长春镇位于县境东南沿海,东经 119°58´45″-120°10´54″,北纬26°35´53″-26°50´34″。东濒东海;西临东吾洋;北抵福宁湾;西南与下浒镇交界;西北与沙江镇接壤;南与海岛乡的西洋岛、浮鹰岛隔海相望。距县城40千米,省道沙吕线贯穿全境。户籍人口56388万人,镇政府址设长春村。行政区域总面积203.2平方千米,海岸线长84千米,滩涂面积104平方千米,全镇辖27个行政村、142个自然村。其中:

苏区基点行政村5个:赤沙、洪江、斗米、蜘蛛网、大京。

苏区重点行政村10个:武岐、长溪、长春、吕峡、积石、里城、外城、小京、加竹、长门。

苏区基点自然村5个:界石、赤沙、斗米、洪江、窑后。

历史沿革

1949年设长春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辖洪江、渔洋垾、秋竹岗、长门、武曲、传胪、长春、武岐、文岐、埕坞、长溪、法华、赤沙、里城、外城、加竹、闾峡、蜘蛛网、斗米、积石、亭下溪、下洋城、渔家地、大京、小京、祖厝等27个行政村。

气候环境

长春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夏长冬短,常年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极端最高温38.5℃,极端最低温度-3.4℃。年均无霜期260—300天,日照指数1860小时,年平均风速度2.2m/s,风向以东、东南为主,年均降雨量1350.6mm。镇境属现代冲击平原,外接东海,内畔东吾洋;长溪为唯一较大水系,流域面积42平方千米,境内为沿海丘陵地貌和低丘堆积平原,大部分山地海拔在400米以上。浅海与滩涂面积15.6万亩,山地面积23.5万亩,耕地面积3.2万亩,森林面积11.3万亩,森林覆盖率60%以上。

经济发展

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盛产海带、紫菜、对虾。全镇养殖面积3.5万亩,现有大黄鱼、鲍鱼、南美白对虾等育苗室6家,在巩固海带、紫菜、虾、鲟、蟹、鳗等传统养殖项目的基础上,相继引进南美白对虾、太平洋牡蛎、鲍鱼、弹涂鱼(跳鱼)、香鱼、二都蚶等高、优、名、特水产品种,形成立体综合养殖体系,养殖业已成为长春的支柱产业。全镇现有各类生产船只1994艘,年创产值4600万元,远洋捕捞获得了长足发展。拥有长春螺旋藻鳗钙有限公司、东吾洋海带加工厂等乡镇企业623家,水产品总量37897万吨,年创产值近2亿元。拥有土井种猪场、里城“太阳犬”繁殖中心等三大畜牧业基地。沿海分布三个渔港码头,一个陆岛码头。东吾洋沿岸晚熟龙眼、荔枝、大京优质茶园、吕峡西瓜基地、长溪台湾青枣试验园区、文武垦区花卉培育中心等五大高优农业基地已渐成规模。粮播面积4万亩,总产量0.96万吨,年产各类水果843吨,茶叶19吨。

旅游资源

名胜古迹主要有法华寺、大京古城堡、传胪城堡城墙。

法华寺 始建于宋代乾德二年(964),初名“灵瑞院”,宋治平元年(1064),敕额“法华寺”,一直延续至今。明万历十年(1582)和清乾隆十五年(1750)两次重修。光绪五年(1879)重建,1919年再次重修。1939年仿宋代建筑制式规范,重新修建。现存建筑即为1939年所建的仿宋建筑。原为霞浦六大寺之一。

大京城堡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抗御倭寇的侵扰,于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下诏设置海防巡检司千户所(福宁卫大金守御千户所),在确定处所时,大京被选中并列名12千户所首位,江夏侯周德兴执行朱元璋“高筑墙”战略,在这里兴建城堡,规模远比其他千户所大。城周长2815米,辟东、西、南三门(北面依山),东门为瓮城,也叫双重城,砌石缝均以铁水浇固。城上有数百个垛口,城外有一条护城河,城上窝铺、炮位齐全,与外海烽火门、南日山互为表里,结为犄角。城内一条以条石拼铺的宽7米的大街直贯东西,长1200米,并按一定距离兴建迎恩等4个街亭,开凿4口八角大井。城堡内大多是古民居,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当时福建海疆四大城堡之一。

大京风光 大京沙滩长3000米,宽200多米,沙滩呈半月形,细沙金碧柔润,入手无声,脚踩无痕。附近堆积滩头的“五彩石”,可与雨花石媲美。沙滩前方玲珑奇特的笔架山,风光独秀,海天一色,岛四周是烟波浩淼的大海、广阔无垠的蓝天,清澈见底、细沙如银的海湾生活着螃蟹、贝类、游鱼。岛上沙滩、陡峰、怪石,比比皆是。即是扬帆出海,体验大海的广阔;又是纵情沙滩的不可多得的自然景区。

传胪城堡 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重修,呈正方形,周长640米,高约5米,宽3米。城分东、西、南3个门。依城四周植古榕等200多株。原建城辟有西、南、北三处城门,南城门于1988年重修,城门高5米,呈圆形,门内外圆内方,城门内宽2.5米,内高4米,城门眉顶嵌刻黑底金字”皇明方伯里”碑刻。西城门因濒于倒塌,2003年民村自筹拆建,形成圆形城门,城门内宽2.4米,内高3.2米,因地处埠头,故在城门顶嵌”阜成门”,碑刻为黑底金字,三处均为块石砌体,城墙就地取材为碎石或鹅卵石干砌。而在城顶遍植岩柴树,原为260余株,现存200多株。该城堡于199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文化

1933年夏,中共福安县委派书记马立峰和委员施霖到洪江村和赤沙村,建立了以林元发为负责人的闽东红军洪江交通站。和以王某为负责人的闽东红军赤沙交通站。1934年1月初,为收编柯成贵领导的海上群众武装组织,曾志(女,时任中共闽东特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福霞县委书记)受福安中心县委指派到洪江交通站,因海面风浪太大,运输船无法出海,故在交通站逗留五天。期间,曾志登上气势雄伟的葛洪山后,即有了建立沿海游击根据地的构想,海面风浪稍微平静后,曾志等人上船出海,前往西洋岛,可是途中因敌人封锁,遂改变航线停靠赤沙,在闽东红军赤沙交通站落脚,直到海上封锁解除,才上船上岛。1934年底,国民党军队大举“围剿”,大片苏区被敌人占领,革命被迫从公开转入秘密,曾志和施霖(时任霞浦县工委书记)、张少廉(时任闽东苏维埃政府秘书长)等人,在南塘某山头召开秘密会议,经曾志提议,会议决定转移到沿海岛屿打游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会后,施霖、张少廉、施素玉(施霖妹妹)等人即向大南的积石、斗米、界石等地转移(曾志因患病请假去长乐梅花医疗)。

来到大南后,施霖通过在斗米做饼的福安同乡介绍,以教书为名,在斗米等村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张少廉则以吃素为名隐蔽于界石清和庵,携施素玉、林奇等人,进行秘密活动。他们在这些村庄播下了革命种子,许多青壮年响应革命号召,积极报名参加秘密农会。

正当他们初步打开新区工作局面之时,不幸于1935年4月,施霖被其义子—中浿村反动分子林桂元出卖,在界石村外沙滩被敌人捉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张少廉,二人均被杀害于福安赛岐。从此,这些村庄的革命活动暂停。

1935年春,曾志因病一路由任铁锋护送,不停地转移,最后到了洪江,隐蔽在交通站。据曾志、任铁峰1983年12月重访霞浦苏区视察,在座谈霞浦党史时说:“当年我们离开闽东苏区,最后就是从洪江交通站出去的,从洪江到宁德斗帽出去的”。

解放战争时期,城工部霞浦县工委派陈宜伟、陈康椿、周玉明回南乡,建立南乡党组织,陈宜伟、周玉明在大京,陈康椿回下浒(不久陈宜伟亦回下浒),县工委为加强大京力量,先后派游振金、闻振昌巡回指导,他们以“保农社”或教书为名,发动群众开展“五抗”斗争,并在斗争中物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先后发展党员25名,并在大京、窑后、界石、西溪里、虎坑、武岐、积德下等基点村,发展革命基本群众(积极分子)157人,抗丁、抗租、抗税斗争和解放初期的剿匪反霸斗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