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霞浦县海岛乡北礵岛的“零碳”应用场景随处可见:电动观光车穿梭于村落与景点之间,载满游客感受海岛绿意;光伏充电停车场、码头驿站等低碳设施有序运转;夜幕降临,太阳能路灯沿环岛路次第点亮……作为海岛乡“近零碳岛”建设核心试点,北礵岛的一系列绿色实践,正成为该乡践行“双碳”战略、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海岛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近零碳岛”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北礵岛凭借扎实的旅游产业基础与独特区位优势,率先扛起试点重任,围绕“低碳+旅游”融合发展主线,精准落地一批标志性项目。对此,北礵村村支书姜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我们一开始就认准要把‘低碳’实实在在融进村里的每一处。”姜芳说,北礵村先是将环岛路“白改黑”,接着建成集便民服务与低碳展示为一体的码头驿站,同步配套光伏充电停车场,实现新能源与旅游配套的无缝衔接。
姜芳介绍,北礵村全域布设“零碳”标识路牌与路灯宣传牌,让“零碳”理念自然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与游客游览体验;引进21辆电动观光车组建环岛交通车队,彻底替代传统燃油代步工具,实现景区交通“零排放”。
北礵岛村民张敏记得,以前的环岛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雨天会溅泥,晴天又容易四处扬灰尘。“现在的沥青路又平又宽,晚上太阳能路灯直接亮到家口。带着孩子散步,也不用打手电筒了。”
电动观光车取代燃油车后,海边没了汽油味,夏天吹的海风都是清爽的,游客也常夸“岛上空气比别处甜”。
此外,岛上还通过微景观改造,将低碳元素与乡村风貌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步一景皆低碳”的生态旅游环境。
北礵岛的试点突破,是海岛乡“近零碳岛”建设全域推进的缩影。目前,该乡已构建起多岛联动的清洁能源体系:西洋岛建成福建省首个具备零碳示范运行能力的海岛微电网,浮鹰岛则建成亿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各岛清洁能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力。
海岛乡各岛清洁能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力,为“近零碳岛”筑牢能源根基。据介绍,海岛乡为“近零碳岛”建设设立了清晰的“两步走”目标:2027年实现“零碳岛”建设初见成效——新能源基础设施全面完善,绿色电力比重与终端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居民生产生活加速向低碳转型;2030年高质量建成“零碳岛”——绿色电力基本替代岛内化石能源,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零碳主导产业成型,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彻底脱钩。
“海岛乡将以‘能源降碳、产业去碳、生活低碳、生态固碳、制度控碳’为突破口,持续放大北礵岛试点效应:计划新增北礵岛、西洋岛光伏发电站;布设浮鹰岛风光互补垂直轴发电路灯;按照‘一岛一策’原则梯度推进旅游开发,推出零碳主题旅游路线与特色民宿;推动公共交通全面电动化、柴油船舶电能化改造,同时鼓励居民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使用节能电器,让绿色低碳成为海岛发展的鲜明底色。”海岛乡人大主席张国煜介绍。
从北礵岛的“点上突破”到全乡的“面上开花”,海岛乡正以“近零碳岛” 建设为契机,探索出一条契合海岛特色的可持续振兴路径,为沿海地区践行“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岛经验样本”。
记 者:叶志坚 陈伟滨 叶华明
编 辑:谢昕妤(实习)
责 编:郑玮婕
审 核:郑小倩
监 制:林 喜
总监制:陈秀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