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丨柘荣:“草本汤”回乡记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5-10-28 11:56:07.0  推荐人:吴恩银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  来源:今日老区

从一碗草本汤,到一条共富链,看一个餐饮品牌如何撬动县域经济——

“草本汤”回乡记

10月23日,位于柘荣县东源乡的高新产业园内,草本汤(全国)生产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对蔬果、灌装山泉水等进行打包、装箱,准备发往宁德、武汉、上海、杭州、宁波、广州等500多家草本汤门店。

据悉,草本汤创立于2005年,是一家以经营养生药膳为主、融汇各地风味小吃于一体的直营连锁餐饮企业,在全国拥有500多家直营门店,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在“柘籍人才回归”工程的号召下,草本汤回归柘荣,建设草本汤(全国)生产服务中心。作为草本汤的工厂端,该中心由福建柘荣古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与运营,总投资达2.1亿元。中心集销售、研发、采购、生产、品保、仓储、运输与体验于一体,功能涵盖药膳研发及相关生产车间、食品(SC)工厂、蔬菜加工中心、现代化冷链物流中心等。目前一期建设已完成,预计年产值达1亿元,可带动近300人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每日统计各门店用料需求,并实行每日一配送,保证新鲜和品质,确保门店现煮现卖,一样都不能隔夜。目前,仅蔬菜日销售量就达10吨。”福建柘荣古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秀金说。

好味道离不开好食材。草本汤探索“自主基地+独立工厂+配送中心+直营门店”的发展路子,通过高度集中的采购、加工、配送以及订单农业,充分带动柘荣群众发展家禽畜牧养殖基地、中草药种植、蔬菜种植等本地生态农业,与铁场村、靴岭尾村、宅中村、洪坑村、石山村、前宅村等达成农业种植养殖合作,建设有蔬菜、白鹭鸭、乌骨鸡、中草药基地。每年合作收购柘荣本地萝卜、土豆、茄子、白菜、广东菜心等蔬菜5000吨,鸡鸭等6万羽,并选用柘荣本土企业生产的辣椒酱、醋、灌装山泉水等,带动3000多人发展生态农业,人均增收1.5万元。

“项目建设前期,我们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协调县住建局与燃气公司,高效推进燃气管网配套建设。项目投用后,引导农户、本土企业与草本汤深度对接、携手共赢,助推特色产品做大做强。”东源乡党委书记章清苗说。

林世华是一名退伍军人,2021年,在宅中乡政府的动员下回乡创业,他以养供模式与草本汤合作,养殖白鹭鸭、乌骨鸡等禽类,并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近两年,他探索发展新路子,养殖五黑鸡、泰和乌鸡等禽类。

“五黑鸡、泰和乌鸡具有较高营养价值,适合做成药膳。这两种禽类采用散养方式,喂食谷物,肉质鲜美、绿色健康。”林世华介绍,目前,这两种禽类年出栏3万只,直接供给草本汤企业。农场带动5名村民就业,每人每月增收4500元。

一人富不算富,如何带领员工共同创富,更好服务企业发展?草本汤提出“千人经营者全员入股、共同创富”理念,从根本上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目前,该企业吸纳柘荣本地超过600多人外出经营餐饮,辐射带动5000多人创业致富。

宅中乡宅中村杉林湾自然村村民林仙华就是受益者之一。未加入草本汤企业之前,他一直在浙江、江苏等地务工,收入所得仅能够满足日常开销,2010年春节回乡,在亲友的介绍下加入草本汤企业。“通过十多年努力,我一直从学徒干到店长,并找到了自己的爱情,现在福州、柘荣都购置了房产。”林仙华说,如今夫妻俩在草本汤的年收入可达20多万元。

“企业希望通过全员入股的模式,让大家都能赚到钱。每个人好了,企业发展才更快。”林秀金说,我们还积极融入柘荣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进二争五”三年行动,以支部领办合作社入股或订单农业形式,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目前,东源、宅中等8个乡镇25个村投资草本汤省外门店810万元,每年保底增收112.2万元。

创业兴企,回报乡梓。在弘扬孝德文化方面,2017年,草本汤创始人林春松成立“公益基金”,每年为7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慰问。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慰问金400多万元。在贫困助学方面,企业每年向“东狮山助学教育基金”“宅中乡助学基金会”等捐赠10至15万元,用真金白银为寒门学子点亮求学之路。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宅中乡助学基金还投入50万元到草本汤企业,每年可获6万元分红,全部反哺助学,实现“基金增值、学子受益”的良性循环。

文图来源:长寿柘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