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名冬)近日,为收集红色革命事迹,在翻阅《宣恩县志》(1995版)过程中,看到了大事记中记载:1974年8月,椿木营区粟谷公社发现:“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挂牌一块。现存县民族博物馆。”的记载。随及联系县博物馆,被告之,已移交到恩施州博物馆。
发现这一重要线索后,向老促会会长王仕高作了汇报,王仕高会长带领宣恩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一行4人前往恩施州博物馆调阅这块红色革命文物。
在恩施州博物馆文保股,当我们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当即查阅资料,调出拍摄的文物图片,发现当年书写的字体不十分清淅,经扩大图片后,依稀看到门枋上竖写着“红三军”的字样,后面的字不十分清楚。
这块红色历史文物,是1933年5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到宣恩县椿木营地区重新恢复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其军部设在老屋堡,红三军第七师设在椿木营粟谷塆的重要历史见证,在湘鄂西边界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打击土豪劣绅和反动团防,扩大革命根据地。
经了解,该红色革命文物是宣恩县椿木营乡粟谷湾冯仕银家的堂屋里面板壁上的一块木枋。在1974年原公社干部下乡发现后,认定为革命历史文物,请冯家上交,冯家及时更换木枋,由18岁的冯仕银扛着木枋步行翻越七姊妹山,因当年未通公路,要大半天的时间赶到长潭河乘客车,到县人民政府将这一重要的红色文物交由县人民政府保管。根据冯仕银回忆,木枋书写的是“红三军七师政治部”7个大字,是红三军恢复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红色文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