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初心和使命 ——记水门百苋村92岁老党员李冬英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7-12 20:33:34.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霞浦新闻网

她,对党无限信仰、忠诚;她,对革命事业一往深情;她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然而,有着64年党龄的她,却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大半生,成为一名坚定信仰、永葆本色的忠诚共产党人。她,就是今年已92岁高龄,芳华不再,却初心依然的老党员李冬英。

认识李冬英,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七一”前夕,我到百苋村了解乡愁馆的建设情况。

期间,听村老干部提起,乡愁馆组建之初,村里一位名叫李冬英的老党员,主动要求将自己精心保存了几十年的一枚原乡政府的老印章和一些个人老物件,捐献给乡愁馆。

考虑到村乡愁馆收藏物品的局限等原因,村里婉言谢绝了这位老党员的心意。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罢,我怦然心动,近期,乡里正在筹备红色文化记忆馆,这些文物资料,也许是水门历史和革命建设的一个极好见证,如果,能收集馆内,再好不过。于是,我决定抽空登门拜访这位老党员。

据村干部介绍,我对这位名叫李冬英的女老党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印象。

1930年,李冬英出生在水门畲族乡百苋村。童年时期,家境贫穷,常揭不开锅。青黄不接时,吃糠伴菜是常事。贫寒艰辛的生活经历,磨炼造就了她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1956年8月,在村表现优秀,积极追求进步的李冬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鲜艳的党旗,她在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就把对党的崇高信仰和一生为党服务的承诺镌刻在了自己的心头上。

入党后的李冬英工作积极主动、无怨无悔。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她先后担任水门玉山乡人民政府副乡长、百苋乡副乡长兼妇女主任(解放初期,水门行政编制为区,下设玉山、百苋等6个乡)等职,带领当地百姓战旱魔、抗冰灾,深入山村田间地头,指导和服务乡亲们搞好农业生产,推动乡农业工作由落后成为先进的飞跃,为山区群众做出积极的表率。

同时,作为乡妇女主任,她不计报酬,任劳任怨,为保障村里妇女的权益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多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扬。

她的丈夫林心(新)汉,为百苋解放后的第一任党组织负责人,后调任水门区保健院院长、后湾小公社副书记、百苋生产队大队长。

丈夫投身繁忙工作,无暇关顾家庭,家庭所有的重担,就落到了这位瘦小的女人身上。李冬英除了干工作,还要照顾家中嗷嗷待哺的9个孩子。

当年,百苋山区的冬天天寒地冻,交通也十分落后。李冬英经常一边背着年幼的孩子,一边挎着被褥和粮食,翻山越岭到区里开会或汇报工作,但她从没有过半句怨言,也从没畏难退缩。

“我心里最愧对的就是这些孩子,让她们受了太多苦”。听村干部讲,如今虽六十多年的光阴荏苒而过,但是一说起这些,已是满头白发、年已九旬的李冬英老人,还经常忍不住潸然泪下。

李冬英的人生,曲折与苦难不胜枚举。1966年“文革”开始,李冬英的丈夫被红卫兵作为“牛鬼蛇神”错误批斗,李冬英也因此受牵连,夫妻俩也被暂停了党内外工作。

即使遭受误伤与挫折,然而,李冬英却一直对党忠诚,无怨无悔,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入党之初的那份朴实初心。

1972年,水门公社开始在大队办夜校,组织社员群众学文化。李冬英第一个主动站出来,除了发动大队的年轻人参加学习,自己也坚持一次不落地到校“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外,还自掏腰包煮夜宵给授课老师吃。

在生活中,她为人豁达,总能见着困难上,永葆老党员的那份先进性和纯洁性。

这是个怎样的老人?尽管脑海中无数次勾勒着她的形象,却总难以完美。

午后,我便迫不及待地邀上村干部等人,前往位于百苋村卫生所后面的李冬英家。

这是一座农村很普通的一层砖木结构房子。走进房子,里面是典型的农村人家摆设,简陋却整洁。

原本以为,见到的将是一位步履蹒跚、颤颤悠悠的老太婆。没想到,应声而出,迎接我们的却是一位面容慈祥、身材瘦小,却硬朗的老人。

老人话不多,总是笑呵呵的,忙着为我们端茶拿凳,给人明显感觉,这是个健康、乐观而热情的老人。

正当我惊讶于此的时候,又听村干部介绍说,近期正值春茶采摘时节,老人几乎每天都在山上,忙着采茶,只有早晚和午间片刻,才能在家见到她。

得知我们来意后,老人十分爽朗,麻利地从里屋拿出她珍藏的一个小布袋,送到我们面前。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袋子,赫然显现在面前的是一枚刻有“霞浦县玉山乡人民政府印”的木制四方印章,几本她们夫妇从50年代入党至今的“党费证”,两张1990年县委、县政府表彰李冬英夫妇为革命做出突出贡献授予的“光荣证书”以及一张1976年水门供销社的商品购买证。

看到这些老物件,我心中汹涌澎湃、思绪万千,对冬英老人和已逝去的老伴肃然起敬,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这样普普通通的革命伉俪和建设者,才有了如今这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思忖着,这是老人毕生奉献革命仅存的一点纪念,能让我带走吗?

老人似乎看出了我内心的矛盾,她轻轻地抬起手,做出请取走的动作,并操着不流利,且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对我说:“没事的,没事的,你带走吧!这些荣誉本来就是党和国家授予我的,我老了,已经没能力为党做多少贡献,家里的东西只要国家需要,我都愿意捐赠!”

老人的话语不多,却句句铿锵,让人深感震撼,短短朴实的几句话,承载了这位老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感恩,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朴素情怀,给我们这些年轻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严肃而又教育意义深刻的党课……

虽然老人的家庭不很富裕,但这位有着64年党龄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党性却是如此的坚贞,我的灵魂,顿受洗礼!

返回前,我们邀李冬英老人在家门口合影留念。夏季午后的太阳,火炉般地炙烤着大地,老人不顾我们的劝说,坚持跟在我们后面,一步步地送我们到村口,一面不断挥着手,一面嘴里嘟囔着“慢点走、慢点走”,就像一位老母亲叮咛远行的亲人一样,我顿觉一股暖流遍及全身。

李冬英是新中国成立后入党的老党员,在和平年代,她默默奉献,用心诠释着共产党员信仰的力量。在她身上体现出的淳朴善良和“一心向党、一心为公、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的本色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挺拔的脊梁吗?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记者:夏斌 特约通讯员:马立坤

来源:霞浦县融媒体中心

值班编辑:褚子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