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战的兴起 ——霞浦青年从戎保家国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7-04 20:25:44.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地处海隅,扼闽东海上交通要冲。自明代以来,霞浦民众就有着与日寇顽强不屈斗争的精神传统。早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4年10月,日寇舰船就开始在西洋海面掠夺海产资源,闽东红军海上游击独立营曾以捕鱼为掩护,两次袭击了日舰船,逼使其仓惶逃窜,不敢轻易进入西洋海域。针对日军的疯狂进攻,自日军侵占霞浦沿海后,霞浦县虽疆防未固,装备窳劣,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在霞浦县虽没有进行过对日大会战,但霞浦广大军民群起与敌抵抗到底,在这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殊死决战中,霞浦有志青年发扬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沿海进行的大小战斗从未中断,敌我双方是你占我夺,我占你夺,得而复失,失而复得, 一直延续到日本投降为止。

1938年5月10日,日军第十四舰队12艘军舰在海军少将大野一郎指挥下,从金门岀发,突然以舰炮向厦门北东北海岸的禾山、泥金一带中国守军的炮台及步兵阵地猛烈袭击,12日,厦门市区沦入敌手。继厦门沦陷后,日军紧接着又占领了霞浦的东冲、嵛山、北霜和平潭附近岛屿 。

在此情况下,为了保证兵源支援抗战前线,霞浦从7月13日开始征兵,并对年龄16岁至45岁者进行兵役造册,许多青年人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踊跃应征,当年征兵任务1700人,完成1764人。1938至1940年,全县征兵连年超额完成任务。许多霞浦爱国青年深明大义,奔赴抗日前线。据统计,抗战8年全县共有8211名青年应征入伍抗敌(据另记载8年来总计应征8396名壮丁)。1945年,全县又有78名知识青年响应“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投笔从戎,应征人伍。每次征兵,各界人士都到县政府门前欢送,开明绅士陈克桂先生还赠送毛巾、牙杯、斗笠等慰劳品给新兵。队伍开拔后,沿途高呼抗日口号,喊声震天,气势雄壮。

由于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加之地方政府腐败,保长、联保主任、处丁等鱼肉乡里,致使后来的征兵演变为“抓壮丁”。国民党当局为防壮丁逃跑,将壮丁捆绑,强迫壮丁就范。1940年8月,国民党接兵部队押送霞浦的28名壮丁在飞鸾乘渡船时遇大风,渡船翻沉,壮丁因被铁丝捆绑难以脱身,全部溺死。这一惨剧消息传出,人们对抓丁谈虎色变,加上对国民党当局及其保长、处丁,多趁抓丁之机行敲诈勒索财物恶劣行径,人们对国民党当局的这种征兵行为倍加抵触。8月8日,奎洋乡(今柏洋)郑阿糊等集体反抗抓丁,抢走乡公所枪械。

在应征从戎保家卫国的霞浦爱国青年中,涌现岀邱宝龄等一批霞浦籍抗日英烈。松城街道万贤街人邱宝龄,1939年于霞安鼎联立中学毕业后,时逢兴军抗战,国民党军委会派中将骑兵总监周孝培将军来闽,招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生,邱宝龄和吴邦珍、林毓光、叶高蔚等霞浦爱国青年积极报考,正式录取于军校湖南武岗2分校17期21总队步科受训。1941年底,当军校毕业分发部队时,邱宝龄主动要求奔赴抗日第一线,获准分配至陆军暂编33师3团9连任少尉排长。到职后,邱宝龄与士兵亲如兄弟,经常晓以民族大义,以“祖国大好河山岂容日寇蹂躏”“大丈夫当与敌决一死战,为国争光”之言,激励士兵奋勇杀敌。每次执行战斗任务,邱宝龄都是身先士卒,英勇战斗。在浙江战役的永康西北支援2营夺取英芝岭制高点战斗中,他率全排战士与武器优良且兵力多两倍的日军激战两昼夜,是役他所率的排只剩下11人,班长两死一伤,在此严峻情况下,他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坚持作战。战斗打得最激烈时他接替连长职务,与2营副营长组成奋勇队,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端着刺刀,大声高喊“不怕死的跟我来!”一举冲上英芝岭制高点,他一人用刺刀和手榴弹接连消灭鬼子七八人,受到团部记功表彰。1942年6月间,日寇企图打通浙赣线,在海空掩护下从温州湾登陆,部分日军延伸到缙云、丽水三角地带,威胁浙赣线东南侧翼,敌我双方再度在浙东展开拉锯战。是时,邱宝龄所在2团于东阳整补后奉令急调永康,协同暂编34师一个团、第19师两个营,部署于永康的上交道、倪宅、武义一线,截击日寇向西突进。邱宝龄奉团长命令,率加强排为先遣队,在搜索行进中歼灭多起小股日伪军。8月24日拂晓,该营对西线之敌发起总攻,牵制敌人南进,是役邱宝龄不幸腹部被中两弹,稍事包扎后仍顽强指挥作战,后右腿又被日军炮弹破片击中,此时一机枪手中弹牺牲,已受重伤的邱宝龄端起机枪继续向日军猛射复仇子弹,终因伤势过重,献岀年轻生命。1943年,霞浦县接到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和军委会优抚委员会驻浙办事处抗日阵亡将士通知书与抚恤书后,在当年“七七”抗战纪念日,于府头门县政府门口树起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牌,召开各机关代表、地方人士、学生等参加的追悼大会,祭奠邱宝龄,由县中各军事学校毕业生通讯联络处代表双手捧着邱宝龄灵位与烈士证书,送进中山堂后的忠烈祠供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