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支队三中队挺进霞浦苏区

字体:[] [] [] [打印] [关闭] 发表时间:2020-09-14 20:28:39.0  推荐人:张金霖  推荐老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  来源:今日老区

霞浦县人民政府筹委会成立后,面临着干部匮乏问题。早在1948年8月24日,邓小平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就提出:“新区所需干部数目极大,按中原所需用干部的标准,如在江南开辟一万万人口的地域,所需合格的干部当在三四万之间,应请中央预为准备”。 刘伯承司令员也在中央会议上提出要求:在军队未出动前,最好有一套地方党政军干部配备,这是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的军政府,这些意见得到中央的肯定。10月2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决议指出,估计在解放战争的第三、第四两年内,人民解放军可能从国统区夺取大约包含有1.6亿人口、500个左右的县及许多中等的和大的城市,并在这些区域建立政权,为此,需要准备共约5.3万左右的从中央局到区委一级的各级干部。指示各解放区必须把准备足够的干部,当作目前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来实现。

同年12月,中共华北局根据中央的部署,决定由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得力干部,组建一个南下区党委。具体要求包括1个省党委架子、6个地委、30个县委、100多个区委(即编为1个支队、6个大队、30个中队和100多个小队)的党、政、军、民4610人的各级干部队伍,其最终目的地是接管福建省各级党、政、军、民政权。由于动员组建工作是在1949年1月党中央西柏坡政治局会议发岀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号令的大好形势下进行的,这批老解放区的南下干部队伍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简称长江支队)。

1949年8月初,长江支队南下干部到达建瓯。10日,福建省委在建瓯大戏院,召开了南下干部和坚持福建地下斗争的干部会师大会。张鼎丞在会上讲话,首先对坚持福建地下斗争的同志们,艰苦奋斗几十年,直到解放,表示十分感谢;对党中央派数千名干部,不远数千里来帮助解放福建、建设福建,表示热烈欢迎。号召南下干部和坚持地下斗争的同志、部队干部和地方干部、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在党中央和福建省委的领导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为伟大的革命事业,为解放全福建,建设新福建贡献一切。大会开得隆重热烈,亲切感人,充满团结、战斗、胜利的气氛,既是会师大会又是誓师大会。

为了接管和建立福建人民政权,中共中央决定由华东局组织部长张鼎丞,负责组建福建省委,做好一切组织准备工作。福建省委的领导班子由华东局、十兵团、华北老解放区的太行、太岳区党委、闽浙赣省委等重要领导人组成,他们都是久经考验,又有丰富斗争经验的老革命工作者。有这样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加上有部队干部、地方干部、南下干部的大团结,又有勇敢勤劳的福建人民,特别是老区人民的拥护和大力支持,福建的解放指日可待,新的福建即将屹立在祖国东南的大地上。当时接管和经营福建,需要一个省级、两个市级、八个地区级和60多个县级的领导班子和业务骨干干部。这些干部除当地干部外,还有来自太行、太岳两大解放区抽调组成的长江支队4610多人,从苏南区党委抽调来的2000多人,从上海、苏州招收的2000多名知识青年(其中有1000多名大学生)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简称南下服务团)。

1949年9月16日,三野十兵团继解放福州后发起漳厦战役。福建省各地陆续解放。9月19日,长江支队第6大队到达福安县赛岐,与闽东地下党和游击队的同志会师。9月24日,在赛岐天主堂召开了会师大会。来闽东的长江支队6大队领导王毅之传达了上级决定:闽东为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为康润民。地委名称为中共福建省第三地委。地、专机关设福安县城。地委书记王毅之,组织部长李步云,宣传部长董奥林,秘书长刘哲。

在赛岐,长江支队第6大队对所属各中队的工作地区和任务,进行了具体分配。来自河南省济源县的6大队3中队除原济源县长杨杰调福安县任县长,原农会主席董杰和第7小队为主的16名干部留地直机关工作,原组织部长李检、原区委书记商建中和第6小队为主的14个同志调柘荣工作外,其余首批83名长江支队干部在王安珍、赵守训带领下到霞浦县工作。同时一同到达霞浦的还有部分南下服务团同志,他们是在上海组建的一支以革命知识青年为主体的革命队伍。9月29日,来霞浦的83名长江支队干部分水、陆两路前往霞浦。水路运载的主要为物品、文件和身体较弱的同志,从赛岐坐木船直达霞浦县的盐田登陆。陆路的同志继续步行,翻山越岭,前往霞浦。

闻知长江支队南下干部到来,霞浦县筹委会同志十分高兴,县筹委会主任林登第、副主任陈侃亲自前往王家洋迎接,当晚住王家洋。9月30日,经水、陆来的长江支队干部在盐田会合后,在林登第、陈侃的引领下,步行40华里到达霞浦县城。当长江支队同志进入霞浦城关时,街道到处张贴欢迎标语,等候在街道两旁的地下党干部和群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高呼口号,热烈欢迎太行、太岳老解放区南下干部的到来。至此,从3月8日河南省济源县出发,到9月30日到达霞浦,共计207天,长江支队总共行程6000余里,其中步行47天、2500余里;乘车船12个昼夜3900余里,途经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8省65个县市,到达霞浦,长江支队第6大队3中队全部完成了随军南下、进驻霞浦的光荣任务。

在福建各级党委的交接过程中,新省委对闽浙赣省委委员和干部,采取了“团结起来,使之积极安心负责,发展当前工作” 的方针,虚心听取了闽浙赣省委委员和一般干部的意见,表明了党中央和华东局对各级党委、各级干部的爱护与信任,经过互相畅谈,新省委全体同志心情舒畅,信心充足地投入新的工作和斗争。

赴霞浦的长江支队干部远途跋涉,与霞浦地下党的同志会师后,着手理顺了省、地委与霞浦城工部地下党的组织关系,他们与霞浦城工部地下党同志一道,立即投入了紧张的人民政权建立工作,共同组建了县、区两级党、政、群、武机构,完善健全了县委工作机构,奠定了霞浦县县、区两级党、政、群、武的基本干部队伍。

10月3日,霞浦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下设秘书、民政、财粮、建设、司法、文教、公安等职能部门,并接收税务、银行等部门,县筹委会工作结束。赵守训任霞浦县人民政府县长、林登第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同时正式设置了县民政科、财粮科、司法科、文教科、税务局、公安局等县政府工作部门,明确了部门负责人,长江支队的成毅任县人民政府秘书、于晋来任县民政科长、李岗任县财粮科长、郑毓秀任县司法科长、张子亨任县税务局长、王维恒任县公安局长、李岳任县农会主席、周德利任县武装大队长,地方干部王建勋任县文教科长。8日至10日, 5个区公所分别在城关、长春、盐田、水门、祟儒成立,其中一区驻地城关,辖原长溪镇、松鸥乡、中南乡所属35保,林彬任一区区长;二区驻地长春,辖原大京乡、东浒镇所属23保,王贵谦任二区区长;三区驻地盐田,辖原盐田镇、溪南镇所属23保,王绍忠任三区区长;四区驻地水门,辖原三沙镇、凤平乡所属20保,赵维天任四区区长;五区驻地崇儒,辖原崇溪乡、奎洋乡所属20保,张占元任五区区长,区以下利用原保甲组织开展工作。

10月27日,经中共福建省委批准,中共霞浦县委正式成立,下设秘书室和组织、宣传、社会等部。中共霞浦县委隶属于中共福建省笫三地委(同年11月改称福安地委),设委员6人,王安珍任县委书记、史光华任组织部长、孔繁忠任组织干事、常建业任宣传部长、冯德明任宣传干事、杨力进任县委秘书,下设5个区委,黄存忠任一区区委书记、罗效良任二区区委书记、宋斌任三区区委书记、杜森华任四区区委书记、郭家宽任五区区委书记。为了加强党对政权的领导,霞浦县委成立后,首先成立了霞浦县人民政府党组,首任党组书记赵守训、副书记黄存忠。同月,县武委、青委、妇委等群众团体也相继成立。同时发布通吿,宣布解散国民党、民社党、青年党、三青团等反动组织。

新生的人民政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长江支队南下干部、地方干部、部队转业干部、南下服务团干部,四股绳紧紧拧成一股绳,同舟共济,共同战斗,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支前、镇反、土改、“三反”“五反”斗争中,为霞浦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0)